• 首页
  • 新闻资讯
  • 关于我们
  • 留言反馈
登录 注册
logo
  • 首页
  • 新闻资讯
  • 关于我们
  • 留言反馈
控制台 注册

郸城崔传明:以书法魅力赓续中华文脉

分类:新闻资讯 发布人:admin 发布时间:2025-09-16 10:32 阅读:924

中国书法之乡——郸城,这张金色名片一直在豫东大地上闪耀着辉煌灿烂的光辉,是郸城人世代刻在骨子里的濡墨书写书法传统文化的延续,承载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审美追求。

在豫东这片沃土上,书法领域代有才人,一批批学养深厚、特色鲜明的书法人成为商业展示、居家厅堂、书斋装饰行业的文化象征一直延续至今。崔传明就是自九十年代以来一直活跃在郸城书坛并成功引领众多学子与书法结缘、实现大学梦、走向艺术之路的先行者。

幼承家学——笔墨浸润少年心

20世纪七八十年代,郸城县汲冢镇黄竹园村的一户农家小院里,总能看到这样的场景:高中教师的父亲崔耀武伏案挥毫,为乡邻书写春联,一旁的少年崔传明踮着脚尖观摩,眼中闪烁着对笔墨的痴迷。少年时期的文化熏陶便使他对书法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父亲常说,字是人的‘第二张脸’,要端端正正做人,更要把字写得端庄美观。”“什么事都能做出门道来。”崔传明回忆父亲教他字如其人之理。十二三岁时,他已能代父执笔为村里人写春联。红纸铺展,墨香氤氲,少年的笔锋虽显稚嫩,却已经透出对书法艺术的敏锐感知。


 

高中时期的星期天、寒暑假,他常常辗转于父亲的三位好友——丁义才、梁景才、张中山家中求学。丁义才赠他笔墨纸砚,梁景才教他“以画入书”,张中山不但是他的书法启蒙老师,更是启发他将音乐的韵律融入书法学习中去。“音乐的节奏感与书法有着共同的艺术感知,字的大小、欹侧、收放、开合正如音乐中铿锵的音符,而每个字正如音乐五线谱上跳动的音节。如果把每个字都看作一个生命的个体,就能感知一幅精美书作中书法作品中有节奏的呼吸与心跳。”崔传明感慨,正是这种对艺术的熏陶,让他的书法早早有了“灵魂”。

 

执笔为犁——拓荒书法艺考路

2006年,郸城三高的会议室里,一场“破冰之举”悄然启幕。面对周口市书法艺考的空缺,崔传明在郸城三高创办书法艺考班的想法得到了校领导的大力支持。通过动员,郸城三高书法艺术高考班很快成立。


 

面对无考纲、缺教材等难题,崔传明老师参考开封、郑州等地培训机构的经验,立足自己对书法学习的感悟和理解,摸索制订教学计划。一方面指导学生从临帖入手,刻苦训练,夯实基础。另一方面,带领学生阅读古代书法经典碑帖,以感悟引领创作。从东汉赵壹的《非草书》,到卫夫人笔阵图,再到元代赵孟頫圆润典雅的用笔秘笈,将“二王”的飘逸、唐楷的法度、宋四家的意趣一一拆解。学生通过一年多碑帖训练,个个五体兼能。书法班的高考升学率连年稳居周口市第一,名气也越来越大。邻县学子多有慕名而来者。18年来,崔传明累计培养400余名学生通过书法学习走上成才之路。部分学生在全国书法大赛中入展、获奖被吸收为中书协会员。特别是2024年,学生邱军辉荣获第八届书法兰亭奖,付继鹏入展十三届书法、篆刻展。“崔老师教的不仅是技法,更是如何将人生沉淀为笔墨。”邱军辉说。

 

王肖丹,博士,郑州大学书法学院硕士生导师;王赛,博士,国家二级美术师 ,河北美院书法专业导师;胡小菊,郸城首位中国书协女会员,多次入展中书协大展;钟道君,北大方正集团字库设计副总监;于朋领,在上海创办了谦益书院,现有3个校区,学生千余人;杨武刚、郭小龙,在深圳创办行止书苑,现有20个校区,自主研发教材;王肖丹、邱军辉、王赛、王伟杰、高榕、李坤朋、王璠、赵永远、钱丽霞、韩炎乔,高校书法专业教师……


 

 

这些名字的背后,包含了多少老师的智慧和汗水!

赵志华是崔传明自豪的弟子之一,他在郸城接过了崔传明的接力棒,成立“字言唐”书法培训机构,每年培养上千名书法爱好者。常志广在郸城三高从事书法艺考工作并加盟深圳“行止书院”……

崔传明说:“看到学生们接力奔跑,才真正看到了郸城书法后进人才的希望。”

艰辛艺考——桃李天下自成蹊

 

崔传明多年来一直对书法的临摹与创作产生浓厚的兴趣。多年的艺术追求和教学培训涉猎篆、隶、楷、行、草诸体,大量的碑帖临摹打下了扎实的传统功力,苦行僧似的坚守更丰富了书法的内涵。大量碑帖常常堆陈于案,通过朝夕研摩,笔法、结构、气息相互交织,结构、造型、空间彼此呼应,线质、墨法相映成趣。每心存疑惑,即废寝琢磨、昼夜体悟,循环往复之中,书法创作水平迅速提升。运用到教学中方感得心应手,学生成绩提高很快,学生统考过线率连年接近100%,部分文化成绩优异的学生被重点高校录取。既弘扬了书法传统文化,又圆了部分学生的艺术梦想,让更多后辈成才已成为他个人工作和艺术追求。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18年来,崔传明的学生中目前已有2名书法毕业博士、1名在读博士,20余名硕士,10余名高校书法教师,多名字库设计师。2024年,弟子邱军辉荣登全国书法兰亭奖,付继鹏入展全国第十三届书法篆刻展,引起周口郸城相邻县市文艺界的轰动,这一成果事迹也被写进2024郸城县政府工作报告。

 

4月17日,记者走进崔传明的居家小院,映入眼帘的木板雕刻“萧竹堂”匾额张挂门楣。在二楼,一张宽大的写字桌用于创作,一边是整齐摆放的宣纸,书柜装满了各类碑帖和艺术理论书籍,四壁挂满了他的临创书作或高堂大轴或书卷精品。置身其中,如沐春风——张扬起伏的线条给人以丰富想象,或润如春雨,或干裂秋风,或小桥流水潺潺,或钟鼓在耳鼓角争鸣……崔传明娓娓道来,深入浅出地讲解把我们带进了书法艺术的宏伟殿堂。书桌上濡墨未干的字迹,正将一方笔墨化作千顷桃李竞相开放,也正是一位乡村少年走向书法名师的见证,从默默耕耘到“书法终身成就奖”。殊荣的背后,有多少辛勤付出的汗水,流传着多少感人的育人的故事啊!


 

书道至臻——融贯百家成一体

“用笔如蛟龙入海,结字似奇峰侧立、上下呼应行列似升腾气象。”业内如此评价崔传明的书法风格。观其书作,可见颜筋柳骨的雄浑刚健,怀素张旭的狂放不羁,更有八大山人的空灵超逸。他将音乐的节奏化为笔势的疾徐顿挫,将绘画的虚实相生融入章法布局,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个性化语言。他的作品多以满章法布局,无行无刻,浓时如泼出千钧山岳,淡处晕作一脉轻烟,笔意跌宕间尽显水墨乾坤的呼吸韵律。

 

在崔传明居家的“萧竹堂”里,从金文大篆到摩崖拓片,从东汉简牍到明清高堂大轴,从“二王”帖学的严谨到八大山人、弘一法师的潇散……他每天还在研读着、临摹着。正如他斋号“萧竹斋”撰联所写:虚其心、劲其节、闲听风雨;逸于书、明于法、淡看烟霞。书法之道,需虚怀若谷,方能生生不息。

 

笔锋转折处可见岁月的沉淀,墨色浓淡间流淌着生命的激情。多年来,崔传明的作品多次入选全国、省、市书法大展,2024年被郸城县授予“书法终身成就奖”。但他更看重的是“文以载道、德艺双修”。这位多年书法艺术之路上的行者,披荆斩棘,一直走在艺术创新之路的前列,又是一位辛勤园丁,给花木浇水、施肥成为百花园中的守护神,默默奉献自己。(徐松)

 

来源:周口日报

编辑:刘辉

上一篇:郸城县书画院第二届理事会第一次会议召开
下一篇:青绿山水间的时空对话:段建华艺术创作论析

热门推荐

  • 郸城县举办“庆十一”书画笔会暨优秀作品展
  • 书法家邢怀章莅临郸城县书画院开展参观交流活动
  • 心怀丘壑 笔绘春秋——走近书画家王志勇
  • 郸城县书画院第二届理事会第一次会议召开
  • 郸城崔传明:以书法魅力赓续中华文脉
  • 青绿山水间的时空对话:段建华艺术创作论析
  • 周口:曹建臣为中国书法之乡郸城添彩
  • 郸城县书画院书画直播间:艺术盛宴,文化瑰宝绽放之地

联系我们

0394-3261671

郸城县书画院

手机:17528288320

电话:0394-3261671

邮箱:huitop@qq.com

地址:河南省周口市郸城县文化馆二楼

咨询在线客服

服务热线

17528288320

在线客服

微信公众号

郸城县书画院
备案号:豫ICP备2023000766号-1
河南省周口市郸城县文化馆二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