郸城县书画院
您当前位置:郸城县书画院 >> 今日头条 >> 浏览文章

河南:以产业扶贫为抓手 不获全胜 决不收兵

来源:本站原创 2019年06月24日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现在距离2020年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只有两年时间,正是最吃劲的时候,必须坚持不懈做好工作,不获全胜、决不收兵。河南牢记总书记的嘱托,坚持把产业扶贫作为脱贫攻坚的“第一要务”来抓,特色产业逐步壮大,带贫成效持续显现。   

位于老乐山脚下的确山县瓦岗镇邓庄村是远近闻名的贫困村,全村1700多口人,贫困户就有254户320人。随着老乐山旅游开发的步伐,景区为搬迁户统一规划建设了集自住和食宿经营为一体的农家乐住宅。贫困户田四娟和姐姐田长先从大山里搬出来后,分别经营起农家乐餐馆和特色山货店。

同期声:驻马店确山县瓦岗镇邓庄村田四娟说:一开始在山里住的时候,路一到下雨的时候就出不来,景区开发以后老乐山给我们盖起了房子,现在游客多啊,现在礼拜六礼拜天生意可好。

如今,邓庄村已搬迁3个自然村29户100人,这些昔日大山里的农户依托安置房开办农家乐15家,月收入8000至12000元,彻底改变了贫困面貌。为鼓励社会资本参与扶贫,确山县对采取“旅游+扶贫”带动贫困户就业或经营的旅游景区、企业等给予财政奖励,“旅游+扶贫”的实践让越来越多的企业和贫困群众尝到了甜头。

同期声:确山县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局长贺建格说:我们确山县采取农旅融合发展的模式带动旅游扶贫,效果比较显著,到目前全县有七万多人从事与旅游相关的产业,旅游带动脱贫人口六千余人,旅游业已经成为脱贫攻坚的重要产业。

据统计,河南旅游扶贫三年行动计划实施以来,通过“十百千万”旅游扶贫示范工程,重点打造10个旅游扶贫示范县、100个乡村旅游特色村、数千家旅游扶贫示范户,带动数万名贫困人口脱贫。  在实施产业扶贫的过程中,河南着力提高贫困户的就业技能,通过打造"扶贫车间",搭建就业平台,帮助农村贫困劳动力和家庭妇女居家灵活就业。姜红美是周口市郸城县胡集乡建档立卡的贫困户,去年一家服装企业在村里开办了“扶贫车间”,姜红美经过培训在服装厂就了业。    

【同期】郸城县胡集乡贾集行政村村民姜红美说:计时(计件)工资,在这里一个月能拿到2000多块钱,上下班也方便。

【同期】郸城县胡集乡贾集扶贫车间负责人赵高伟说:贫困群众到我们工厂来上班,我们优先录用,没有技术,我们免费培训技术,保障他们的收入。

郸城县创新推行“县有总厂、乡有车间、村有站点”的产业布局模式,招引制衣、制鞋、制伞等劳动密集型企业在农村建立扶贫车间和加工站点,全县已建成扶贫车间146个,带动15000多人就地就近就业,人均月工资达2500元;今年5月份,郸城县宣布脱贫摘帽。

【同期】郸城县扶贫办主任杨光山说:虽然我们已经实现了脱贫摘帽,但还要持续发力,全力以赴抓脱贫成果的巩固提升,把产业扶贫放在第一位来抓,通过加强对村级扶贫车间的管理,帮助贫困人口实现零投资、零风险、零距离就业。

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河南各地因地制宜,积极发展特色林果、畜牧养殖、乡村旅游、电子商务等产业,涌现出了一批发展规模大、带动能力强、示范效应好的特色产业,许多贫困户通过入股分红、就业增收、经营出租等多渠道增加了收入,仅2018年,全省实施产业扶贫项目1.73万个,参与贫困群众315万人次。

【同期】河南省扶贫开发办公室党组书记、主任史秉锐说:从今年和明年的情况来看,我们要紧紧围绕1221个贫困村和14个贫困县,还有104万贫困人口的脱贫任务。要紧盯目标,坚持标准,认真解决好产业扶贫的问题。解决好我们“两不愁三保障”的突出问题,狠抓责任落实,政策落实和工作落实,把我们今年和明年的脱贫任务高质量的完成好 ,不获全胜决不收兵。(广电全媒体记者 张博越)

来源:周口手机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