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意式风情街区的特色建筑。记者 王映 摄
此次考察学习,天津给大家带来了意外的印象。
也许是距离北京太近,我们去天津机会不多,了解甚少。但天津毕竟是直辖市,其厚重大气,风韵独特,文化街区保存之良好,城市建设之规范,在北方城市中,算是可圈可点的了。
海河是天津的母亲河,也是天津城市兴旺开埠的主要动力源泉。考察团看了“天津之眼”摩天轮,步行参观游览了海河亮化工程等。静静的海河已经结冰,不少断面波澜不兴,但动中有静,静中有动。早晨,成群的海鸥觅食翻飞,蔚为景观,偶尔也能见到勇敢的冬泳市民。晚上,沿河市民三三两两,用手电照河,用抄网捞鱼或夜钓。海河的沿河亮化也有统一设计,灯光不是杂乱无章,是以金灿灿的黄色灯光为主色调,视觉感觉柔和。
天津商会的老乡非常热情,带领我们考察了天津市非常著名的“五大道”。
“五大道”在天津市中心城区的南部,因东、西向并列着以成都、重庆、大理、睦南及马场为名的五条街道而成名,是迄今天津乃至中国保留最为完整的洋楼建筑群,天津人把它称作“五大道”。“五大道”拥有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建成的具有不同国家建筑风格的花园式房屋2000多所,建筑面积达到100多万平方米。最具典型的300余幢风貌建筑中,其中英式建筑89所,意式建筑41所,法式建筑6所,德式建筑4所,西班牙建筑3所,还有众多的文艺复兴式建筑、古典主义建筑、折衷主义建筑、巴洛克式建筑、庭院式建筑以及中西合璧式建筑等,被称为万国建筑博览苑。
2011年,“五大道”被天津市规划局确定为“五大道”历史文化街区。
“五大道”的建筑都是三四层楼房别墅,虽然是万国建筑荟萃,且已近百年,但保存非常完好,建筑风格和谐统一,外墙色彩总体上以赭红色为主,墙体间以土白色。“五大道”街道不宽,但非常通畅,人行道与机动车道之间,几乎是平的,没有分割的道牙。每一建筑院落以半胸高围墙相区分,色彩及样式相互和谐。古藤老树,时见其中,给人以岁月安谧此间静好的居家感受。古建筑保护严格,每幢标明牌号及保护级别。有“一般保护”“特别保护”等区分,还有“张学良故居”“张自忠故居”等说明,感觉很好,很好!
一个城市要有自己的主色调。北京大概是银灰吧,西安应该是土黄。主色调的确定与地理位置、文化、自然相关,总体要体现天人合一,给人以自然舒适之感。主色调确定之后,区域和单体建筑,都要在与主色调和谐基础上进行微调,禁止异峰突起标新立异各行其是。不仅如此,相邻的建筑,不论风格或色调都要考虑和谐搭配。可以说,城市建设主色调,是一个城市的底色。确定不了这个主色调,城市就成了花狗屁股,再现代也不会美。因为美的特征,必须符合“和谐、自然”。天津城市及“五大道”古建筑的色调处理及建筑风格和谐,给大家留下了深刻印象。
我市在城市规划建设中必须加以注意。
此外,还有让人暖心的细节问题。
城市因人而建,因市而兴。在天津、雄安、杭州,人行道上很少见到隔离柱、隔离墩,也没有见到高高的厚厚的道牙;地面整体性强,很少人为进行功能分割,只有“敞”的感受,没有“堵”的感觉,体现出“以人为本”而不是“以人为敌”;杭州的街道中心机动车隔离栏,材质都是塑料的,低而且矮,不生硬;天津市的道路指示牌,都标有“xx路,xx千米”;杭州的西湖大道,实行了“多杆合一”,绿化带内城市空间疏朗有致,绿化带也没有用防护栏保护隔离,路面建材做了特殊处理,不滑溜,行走脚感非常舒服……
林林总总!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大处出形象,细节暖人心。城市建设只要真正以人为本,理顺机制体制,让专家市民“两代表一委员”共同参与,城市就会有温度,就会有亲和力。环境的改变,建设者的用心,市民会感受到,游客也会感受到。如此,城市就有了生命和活力,环境能够改变人影响人,结果是——城市环境好一分,市民素质高三分。(首席记者 刘彦章)
来源:周口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