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现代化的中原港城正在崛起。
居民文化生活丰富多彩。
老旧小区改造日新月异。
40年沧海桑田,40年万象更新,40年跨越腾飞。
豫东重镇——周口,跟随着改革开放的脚步,昂首阔步走向新时代,一座“满城文化半城水、内联外通达江海”的中原港城,徐徐展现在世人面前。
“大干快上三五载,请君再看周口城!”为了这庄严承诺,周口市抢抓百城建设提质工程机遇,精细谋划,全力推进,中心城区城市功能日益完善,城市品位显著提升,软硬实力一同增强,正由“小周口”的尴尬窘境悄然蝶变,向引领千万人口共建“大美周口”的伟大征程激情迈进,让这座城市的人们不断感受着生活的美好。
抢抓机遇吹响迈向幸福的号角
2016年年底,全省决定实施百城建设提质工程,把周口市中心城区纳入第一批试点范围。自此,周口的城市发展跃上了省级层面。对于周口来说,这是一次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
“这5年是我们的城市快速发展期和提档升级期。作为周口城市的规划者、建设者和管理者,更要珍惜这个机遇,要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本着对周口未来发展高度负责的态度,以百城建设提质工程为抓手,全身心投入到城建事业之中,让周口变得更加漂亮、更加充满活力。”市委书记刘继标话语殷切。
城市建设,规划先行。2017年8月市人大常委会通过《周口市城市总体规划(2016-2030)》,从法律层面给城市建设加上了紧箍咒。紧接着,编制引黄调蓄工程周边城市设计、沙颍河景观设计等6项城市设计,完成市政基础设施等26项专项规划和高铁片区等5个片区控规,城市规模、总体布局科学合理,具有较强的前瞻性、科学性、连续性和可操作性。总蓝图绘就,迈向幸福的号角吹响。
还是2017年8月,“五城联创”工作动员大会、全市百城建设提质工程暨中心城区棚户区改造工作会议相继召开,周口城市建设的攻坚战、大会战正式打响。
“百城建设提质工程,对我们来说是最后一个机会了,如果再抓不住,我们的城市建设将陷入‘前有标兵,后无追兵’的窘境。我们有信心、有决心,在这一届市委、市政府的带领下,中心城区一定会有大发展、大改观。”周口的城市建设者思想空前统一。
唯有绝地反击,才能换来“一年一变样,三年上台阶,五年大发展”,把中心城区打造成环境优美的宜居之城、舞台宽广的宜业之城、生活幸福的和谐之城、井然有序的文明之城,加快实现周口跨越发展!新一届市委、市政府的慨然承诺,显露的是克难攻坚的决心和信心,掀开了周口发展历史新篇章,周口发展成功驶入快车道。
全域创建全面创建全民创建
在具体工作途径上,周口一手抓老城改造,一手抓新城建设,使老城功能更完善、街道更整洁,新城规划更有序、环境更美丽,让城市的“面子”和“里子”都来一次彻底“清洗”。
为此,周口市成立了高规格的指挥机构和工作专班,市委书记任政委,市长任指挥长,其他市级领导任副指挥长,市四大班子领导分包各指挥点。城市建设的热潮感染了中心城区每一名干部群众,洒满了中心城区每一个角落。
“两违”治理,猛药去疴,重典治乱。两年来,中心城区相关工作人员见韬略、见担当,共拆除违法建筑8150处、面积264万平方米,拆除违法用地800余处、面积2160亩。
棚改征迁,让千家万户拥有舒适的家。“中心城区183个棚户区(城中村、社区),7万多户,24万余人,三年之内完成全面棚改!”从跬步到奔跑,棚改工作如火如荼,势如破竹。目前,已完成签订协议37489户、拆除30231户的征迁任务。
为了让群众早日住上房、住好房,周口市按照“位置优越、交通便利、环境优美、配套齐全、宜居宜业”的标准,规划安置区建设。2018年中心城区棚改项目列入省台账18个,计划建设或购买安置房6.98万套、721万平方米。目前,第一批已完成招标并开工建设有贾鲁嘉苑、建设嘉苑、金海嘉苑、顺和家园、泰和家园等8个安置区、13个标段,占地1640亩,建设安置房218栋25006套近400万平方米。第二批5个项目已经集中开工,总建筑面积170万平方米,占地770亩,建设安置房87栋、10274套。为妥善安置困难群体,周口市计划分三年建设过渡安置房8500套,现已建成交付使用1700套。
54岁的拆迁户林先生在康和家园安置小区分到了一套120平方米的三居室,最近刚刚装修完。“小区里外都有绿化,还有公共健身器材。这临着大路,超市、饭店、诊所啥都有。不但环境好,生活也方便得很。”满意写在林先生脸上。
“五城联创”,让城市旧貌展新颜。周口市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全国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全国绿化模范城市为基础、抓手和平台,通过全域创建、全面创建、全民创建,以“硬件打基础,软件增实力,市民提素质”为工作重点和主攻方向,同心协力建设美丽周口。
市容秩序、环境卫生、交通秩序、户外广告、城区亮化美化等一系列专项整治行动,进一步解决影响市容市貌的突出问题,促进市容环境水平和市民卫生意识大幅提升。同时,加大基础设施投入,打通“断头路”,加快道路桥梁提升改造,加快建设社区公园、街头游园、绿地、公厕、垃圾中转站等,使城市框架进一步拉大。
从“颜值”到“内涵”的变化
围绕打造“满城文化半城水、内联外通达江海”中原港城的城市发展定位,周口市重点做好“以水润城、以绿荫城、以文化城、以业兴城、以港促城”五篇文章。
以水润城。加快推进中心城区7条水系治理和3600亩水面的引黄调蓄工程建设,提升改造600亩文昌生态湖,建设沙颍河城区段治理工程,启动中心城区与组团城市水系连通工程,配套新建提升一批桥梁工程……
以绿荫城。实施“一带四林百园”工程,沿环城高速两侧建成300米的生态林带,加快推进5000亩森林公园、6000亩建业绿色基地建设,改造提升2000亩文昌生态园,建100个绿地游园……
以文化城。周口大剧院、规划展览馆、文化展览馆、国防人防教育园、关帝庙广场提升改造、周口漕运博物馆、市博物馆群建设项目等11个“以文化城”项目,让“华夏先驱、九州圣迹”文脉传承。
以业兴城。目前,中心城区四区已经形成特色商业区稳步发展、新兴业态起步良好、现代服务业不断发展的大好局面。华耀城商贸物流园区、昌建MOCO新世界、万达广场、蓝城养老小镇等项目,使得中心城区金融、地产、商务、会展、信息和高成长性服务业有了质的提升。恒大集团也将投资千亿元建设中央商务区。
以港促城。总投资约89亿元的周口港区港口码头及综合物流园区PPP项目(二期、三期、四期工程),总投资约5亿元的再生资源环保利用产业园项目,总投资约10亿元的沥青物流园项目等纷纷落地建设,将为周口城市快速发展壮大注入强劲动力。
60多岁的张英是土生土长的老周口人。一大早,张英像往常一样,到离家不远的市体育中心锻炼身体。“你瞧瞧,小区的西边是体育中心,对面是沙颍河景观带,感觉就像生活在画里一样。”在张英眼中,这座生活了几十年的城市,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让人惬意。
从广州回来的陈飞,目前是东新区一家传媒公司中层管理人员。他告诉记者,回到家乡就业,不单是为了挣钱顾家两不误,还有就是周口现在便利的交通、完备的基础设施、优美的环境,都是他毅然回乡的理由。
一座座充满着现代化新兴城市气息的楼群簇拥崛起,一条条纵横交错的路桥如血脉贯通构筑起城市的筋骨,不断穿行的洒水车、花团锦簇的公园,还有随处可见的“小红帽”“红马甲”,无一不在显示着周口城市从“颜值”到“内涵”的惊艳巨变,无一不在诠释着城市建设的“周口速度”。
“周口市百城建设提质工程的成绩让人眼前一亮,变化让人为之赞叹。现在的周口,城市道路通了,景观美了,交通秩序明显好转了,市容环境明显改观了,城市形象明显提升了,不少来周口的人对周口这几年的发展变化都投以赞许的目光和由衷的肯定。”10月份,在周口举行的全省百城提质现场观摩会上,省领导如是说。
高起点擘画新周口宏伟蓝图,大手笔推动中心城区建设,周口这座独具魅力的中原港城正在前所未有的蝶变中,款款走向更美好的未来,一幅独属周口的秀美图景正在绚丽铺展、延伸。(文/记者 赵春喜 通讯员 李豪图/资料图片)
来源:河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