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代表联络站和人大代表网络履职平台(简称“一站一台”),是密切代表与群众联系、有效发挥代表作用的重要载体和基础依托。周口市人大常委会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在全市持续推动“一站一台”建设,把代表联络站建成代表能力提升站、选民意见汇聚站和人大形象展示站,把代表网络履职平台建成服务代表履职和联系人民群众的网络平台,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城南办事处人大代表联络站的建成,为我们代表在人代会闭会期间联系选民、倾听基层群众意见和建议提供了一个极佳的场所。在这里,能与群众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和互动,了解他们的实际困难和诉求,给他们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川汇区人大代表韩少华告诉记者,“自各位代表的手机安装代表履职APP软件后,实现了线上线下代表履职的同步化和可视化,确实很方便、很有效。”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健全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依法治国把人大推到了深化改革的第一线和民主法治建设的最前沿,为人大工作创新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如何发挥好人大代表的作用,让民主法治建设“落地生根、开花结果”,是人大工作和建设的一项重要课题。
为进一步完善代表联系人民群众制度,密切代表同人民群众的联系,充分发挥代表主体作用,提高代表闭会期间活动实效,市人大常委会学习借鉴外地经验,结合周口实际,于2017年7月在川汇区、太康县和淮阳县开展“一站一台”建设试点工作。今年6月,市人大常委会出台《关于人大代表联络站建设工作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和《关于人大代表履职网络服务平台建设方案》(以下简称《建设方案》),要求人大代表联络站建设同时在全市各乡镇、街道展开,10月底前完成建站,11月底验收,年底全部建成投用;市县两级人大常委会人大代表履职网络服务平台要在10月底前上线运行,切实为代表履职尽职、依法监督、联系群众、建言献策提供切实可行的平台和载体。
——这是一个意义重大的履职平台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每一位人大代表都要站稳政治立场,增强政治观念、法治观念、群众观念,发挥来自人民、植根人民的特点,接地气、察民情、聚民智,努力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最大的优势是密切联系人民群众,而“一站一台”的建成投用,不仅是落实全国、省人大常委会关于完善人大代表联系人民群众制度的重要内容,而且使全市各级人大“上通下达”有了重要抓手。通过建设“一站一台”,能够有效解决代表履职尤其是闭会期间存在的场所、内容、形式等方面的问题,从而保障代表在闭会期间活动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和网络化,使人民群众通过代表联络站和网络平台,与代表有更加紧密的联系,提出建议和意见,最终达到人大代表代表人民行使国家权力、参与管理国家事务的目的。
——这是一个主旨明确的履职平台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周口也站在了新时代大转折、大发展、大变化的历史节点。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刘继标要求市人大及其常委会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自觉做到全市中心工作推进到哪里,人大工作就跟进到哪里,作用就发挥到哪里。“一站一台”的建立,就是要紧紧围绕全市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三大攻坚和市委提出的“一年一变样、三年上台阶、五年大发展”的奋斗目标,着力建设“满城文化半城水,内联外通达江海”的中原港城,坚决兑现“大干快上三五载,请君再看周口城”的庄严承诺。
全市各级人大及其代表必将依托“一站一台”主动作为,做好党和群众之间的桥梁和纽带,把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传下去,把群众的呼声递上来,切实为人民群众服务,为全市发展大局服务,真正肩负起让周口决胜全面小康、实现跨越发展,让中原更加出彩、绘就周口特色添彩画卷的光荣使命。
——这是一个标准统一的履职平台
按照省人大常委会“全员参与、制度健全、活动经常、指导有力、成效明显”的要求,依照代表法、地方组织法、监督法等有关法律规定,在市人大常委会组织指导下,全市人大代表联络站建设按照《指导意见》,坚持以“十有”(有场所、有牌子、有设备、有人员、有制度、有计划、有活动、有台账、有档案、有案例)为标准,对站点选址、名称标识、活动场所、队伍建设、规章制度等进行了统一规范,并对代表联络站开展活动的主要内容,如接待选民、服务选民、依法监督、法律政策宣传、交流学习、履职述职等活动提出了明确的意见和要求。人大代表履职网络服务平台建设按照《建设方案》,必须具备议案建议网上办理、代表活动服务、代表履职记录、代表履职考核、查阅信息资料和代表信息管理功能。
——这是一个全市响应的履职平台
按照市人大常委会安排部署,全市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乡镇人大主席团周密部署、精心组织,全力推进“一站一台”建设。截至目前,全市已按标准建成五级代表联络中心1个、代表联络站201个,基层代表联络点、工作站877个,已建和在建人大代表履职网络服务平台9个,基本实现全市“一站一台”全覆盖。
川汇区人大常委会按照“十有”标准,以功能完善为目标,推进代表联络站规范化建设。从去年9月开始,中心城区19个人大代表联络站全部建成并投入使用,区财政为各代表联络站预算专项经费10万元,为代表联络站建设和开展活动提供了有力保障。太康县人大常委会按照“县有人大代表联席工作站、乡有人大代表联络站、村有人大代表联络点、四级人大代表全覆盖”的工作思路,充分展现自己的创新特色。太康县级联络站驻省、市人大代表和县直机关代表118名,以行业和工作性质,成立“科教文卫、工业经济、内务司法、农业农村、行政管理、财政金融”6个专业代表联络点;乡镇设立23个代表联络站,根据人数和地域,每工作片区5至6个行政村成立1个代表联络点,全县共设立173个村级代表联络点,实现了全县代表联络站(点)无空白,省市县乡四级代表全覆盖。淮阳县人大常委会注重试点建设,选树典型,以点带面,尤其是白楼镇人大代表联络站一站式服务,得到省市人大有关领导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认可,好的经验、做法在全县迅速推广。
——这是一个群众满意的履职平台
“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是各级人大代表的履职宗旨,也是广大群众的热切期盼。自“一站一台”建设以来,全市各代表联络站接待选民4164次,组织视察调研621次,为群众办实事好事2961件,联系帮扶贫困家庭2757户,受到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
川汇区人大常委会以选民满意为宗旨,各代表联络站共接待选民1556人次,组织视察调研169次,提出意见建议459件,走访联系选民2852人次,为群众办实事好事480件,帮扶贫困家庭325户,捐助困难学生120人,收到了较好的社会效果,同时也增强了全区各级人大代表履职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太康县人大代表联络站帮助选民解决各类诉求72件,杨庙、常营、毛庄、清集等乡镇代表联络站结合党委中心工作,主动参与重点项目建设、脱贫攻坚、“低保”发放、危房改造等涉农资金监督,确保重点项目快速推进和资金依法依规使用;马头、杨庙、芝麻洼等代表联络站组织代表视察2018年夏季秸秆禁烧工作,引导群众多途径做好秸秆综合利用,群众焚烧秸秆观念得到根本转变;符草楼镇代表联络站服务选民向家庭延伸,为全镇1419名80岁以上老人过生日,人大代表志愿者为他们送蛋糕、照全家福,影响带动了一个家庭的团结和睦,促进了社会和谐,深受选民称赞。淮阳县人大常委会围绕县委中心工作,开展“六大攻坚战,人大代表在行动”主题实践活动,建站以来,全县各人大代表联络站先后举办党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宣传活动160场次,执法检查、视察调研85次,化解矛盾纠纷164起,为民办实事好事217件,代表履职的积极性普遍提高,为民履职的意识明显增强,代表作用得到进一步发挥。
在市委的大力支持下、在市人大常委会的推动督导下,经过一年多的努力,全市“一站一台”建设正按时间节点全面推进。建立的这个履职平台,像一片充满希望的幼苗,为闭会期间的代表工作注入了无限活力。诚如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党组书记刘国连所说的那样,“‘一站一台’是代表在人代会闭会期间依法履职的有效载体,是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各级人大代表要依托‘一站一台’主动作为,听民声、查民情、解民忧,真正叫响‘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切实为人民群众服务,为全市发展大局服务,为中原出彩绘就周口特色添彩画卷做出积极贡献,展现人大作为和代表风采。”(记者 刘昂)
来源:周口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