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1日上午10点半许,浙江绍兴至杭州的一段高速上,一辆载着16人的旅游大巴正在高速行驶,一个轮胎突然从前方飞来,重重地砸在前挡风玻璃正前方。面对危急情况,河南周口籍司机刘师傅紧握方向盘,强忍满脸被玻璃渣扎伤的疼痛,冷静操作、缓慢刹车,将大巴车缓慢停下,从而保证了整整一车乘客的安全。
◆高速车道突然飞来一只轮胎,大巴车司机紧急处理救下一车人
5月12日中午,记者联系到刘师傅时,他协助完绍兴警方调查,正乘坐返回杭州的高铁上。刘师傅提及5月11上午的遭遇,仍惊魂未定。
他回忆,当天上午,他正开着大巴车载着一个香港旅游团沿G92杭州湾环线高速从绍兴前往杭州,而事故发生在绍兴路段齐贤枢纽附近。当时,高速上车流量较大,他的车速八九十码,行驶在第二车道。“当时,毫无征兆,我也没发现是一个轮胎,只觉得从第四车道一辆车上掉下一个东西,落地后又弹了起来,从右前方飞了过来,砸在了前挡风玻璃上。”刘师傅说,他只听到“砰”的一声,大巴车的前挡风玻璃瞬间碎成蛛网状,玻璃残渣飞溅到他与女导游以及前排乘客身上。他的脸上和脖子上瞬间落满了玻璃渣子。
“我幸好戴着墨镜,玻璃渣子弹到操作台上,砸在了我的脸上和脖子上,全是血渣子。”玻璃渣飞溅到刘先生眼睛周围,他本能地闭上眼睛,强忍着身体的剧痛,紧握手中方向盘,踩住刹车,成功控制了方向,让车慢慢停了下来。
随后,他通过后视镜观察右侧车道情况,等到与后方车辆拉开足够的安全间距后,才将大巴车安全地挪到了应急车道内。“下了车一看,才发现是个轮胎。”之后,刘师傅与旅游团领队等人,第一时间把乘客疏散到安全地带,才赶紧报警求助。
◆周口司机不愿留名,他说“无论在哪儿不能给河南人抹黑”
刘师傅介绍,他今年52岁,是周口项城人。上世纪90年代,他一直在莲花味精厂当司机。1998年,他先后在上海、杭州等地开大巴车,驾龄已经30年了。如今他已在杭州余杭区买房安家。他说,他开的大巴车核载38人。这次,大巴车上载着一个香港旅游团,车上一共16人,除了他与接地团的导游两人,其他14人均为香港旅客。14人中除了一名二十多岁的香港领队,其他游客都是六七十岁的老人。该旅游团计划在浙江玩5天,事发的5月11日是在浙江的第三天,上午刚去了绍兴鲁迅故里,下午准备去嘉兴,没想到半路上就出了这个事。
事发时,脑海中第一时间想到的是啥?刘师傅说,脑海中闪现的是,要紧握方向盘,先把车停下来。这可能出自一个老司机的本能,但也是一个经验。在那种情况下,一旦操作不当,后果将不堪设想。
“我姓刘,名字就算了吧。只记住,河南人无论在哪儿,不能给咱河南人抹黑都中了。”5月12日下午,大河报.大河客户端记者多次询问刘师傅的名字,但他始终拒绝透露。他只提到,八十多岁的父母亲以及兄弟姐妹仍在项城老家居住,每年都会回家看望父母。
“这次,多亏刘师傅操作得当,整车人才有惊无险。” 5月12日下午,绍兴高速交警一大队副大队长吴松接受大河报.大河客户端记者采访时说,面对突发情况,刘师傅能沉着冷静,第一时间紧握方向盘,并拆刹车将车缓慢停下。之后,他又打开双闪,在与后方车辆拉开安全间距后,把大巴车挪到应急车道。“刘师傅操作非常得当,事发后,整车的香港游客都伸起大拇指夸他,感谢他。”
◆肇事货车已找到,绍兴警方仍在对责任划分进行认定
吴松告诉记者,事发后,他们立即对肇事车进行追查。由于事发路段是监控盲区,加上刘师傅及车上乘客和过往司乘人员未看清掉落备胎车辆,增加了警方查找嫌疑车辆的难度。但是,警方通过其他路段监控视频,认真仔细排查筛选,终于成功锁定了肇事车辆。
5月11日晚8点30分左右,绍兴高速交警赶到杭州市余杭区乔司街道,并将肇事小货车和肇事司机于某(女,1971年生)一并带回绍兴接受处理。据吴松介绍,事发时于某开的是空车,从宁波开往杭州余杭区。他们通过比对,发现肇事轮胎和车子的其他轮胎尺寸相同,型号、品牌一致。而且,于某的小货车挂备胎的地方是空的,上面也没有任何灰尘,固定备胎的铁链也是断的,经于某本人确认,备胎确实是最近才掉落的。
据刘师傅介绍,当天,他穿了长袖,事发后,他的脸部和脖子上玻璃渣子掉了好,皮肤表面出现不少血印点子;而坐在车头前方的导游除了脸部、脖子,胳膊上也有一些血印点子,其他人并未受伤。目前,损坏的大巴车已被拖至绍兴高速交警一大队。5月11日,旅游集团又派出了接驳车,将所有乘客接走,继续前往无锡游玩。5月12日上午,他与肇事者于某已见面。目前,绍兴警方正进一步对事故进行鉴定,5月14日刘师傅还需到绍兴等待处理结果。
5月12日,记者从绍兴高速交警方面获悉,从事故情况来看,车上只有两人轻微伤,目前主要还是纯经济方面的损失。另外,警方正对“肇事车主对轮胎脱落的责任和过失”进行认定中,若于某因车辆未及时检修出现了抛洒物,也将被处罚。(大河报·大河客户端记者 田育臣 文 绍兴高速交警 供图)
来源:大河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