郸城县书画院
您当前位置:郸城县书画院 >> 名作推荐 >> 浏览文章

“渔光曲”是“共赢曲”

来源:本站原创 2017年11月22日

据《周口日报》(11月20日一版头题)报道,通过调研论证,太康县今年共确定29个“渔光互补”产业扶贫项目,水下养殖水产品,水上光伏发电。这29个项目全面完成后,可增加村集体收入493万元,直接带动1885户贫困户稳定增收脱贫。笔者以为,太康县立足实际、因地制宜,推进产业扶贫的做法是值得肯定的。

废旧坑塘在农村大多处于闲置状态,在有的地方甚至沦为农民群众倾倒废弃物的大垃圾坑。没有政府推动和政策引导,没有切实可行的效益评估和项目规划,农民群众就没有开发利用废旧坑塘的积极性。正是基于这种考虑,太康县有关部门为农民群众算了一笔“放心账”:在改造后的坑塘上面规划建设“渔光互补”村级扶贫项目,以单个项目占坑塘面积10亩、装机容量300千瓦、投资240万元计算,年均发电收入约40万元,扣除税金、运维费用后,发电收益约31.9万元,加上鱼塘承包收益5万元,村集体收入(按40%收益计算)可增加17万余元。这笔收入用于村集体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和公益事业,既壮大了村集体经济,又增强了村级组织的凝聚力、号召力、公信力。

同时,“渔光互补”项目倒逼农村废旧坑塘改造,减少了农村面源污染,使村容村貌得到改善。项目的运行,使废弃设施得到再利用,最大限度盘活了农村现有资源,有效增加了农民群众特别是贫困群众的收入。

一批“渔光互补”项目的成功实施,奏响了一曲多方共赢的动人“渔光曲”。(吴继峰)

来源:周口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