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0月16日下午, “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桐丘大讲堂第九期讲座在县人民会堂举办。中央党校原副校长赵长茂应邀授课。在家的县四个班子领导及副处级以上干部,县直单位、各乡(镇、场、区)副科级以上干部参加讲座。县委书记卢伟主持讲座。
赵长茂教授是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经济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改革开放论坛副理事长,历任中央党校经济学教研部宏观经济教研室主任,研究生院副院长,组织部副部长,中央党校组织部部长、教育长等职务。长期从事经济学教学和研究工作,侧重研究宏观经济问题,已公开发表文章200多篇,出版著作多部,主要代表作有《路径与对策——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重大问题研究》《宏观经济管理通论》《现代金融通论》《经济发展方略》等。为促进我国经济发展提出一系列新方略、新思路,倾注了大量心血,做出重要贡献。
赵长茂教授以《我国经济走势分析》为专题,围绕我国经济发展形势、走向以及在今后一段时期面临的发展机遇和挑战,对国内经济走势是否平稳、经济长期增长的动力源在哪里等普遍关心的问题,作了精彩解读。
赵长茂教授指出,近年来我国经济持续下行,表明我国经济增长进入新常态。在经济下行压力挤压之下,部分地区出现了债务危机,各种矛盾突出。看淡或唱衰中国经济的论调增多,企业经营困难加重,政府财政压力加大,系统性金融风险积聚,经济下行给我们带来前所未有的压力。我们要调整心态、转换视角,从经济下行中把握趋势、发现亮点。我国经济持续下行是经济规模增大、要素成本持续上升的客观要求,是外部发展空间受到挤压的必然结果。经济下行带有规律性,容忍经济一定程度下行是战略选择,国内要提高对于经济增长下行的容忍度。在经济下行的背景下,我国产业结构加速优化升级,总需求结构明显改善,地区结构得到调整,城乡结构进一步改善,新市场主体继续快速增长。劳动力绝对量减少、资金成本上升、环境约束强化所倒逼的结构升级,成为了下一阶段的发展方向。我们要深刻认识经济发展新常态,紧跟经济大势,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通过对一系列权威数据的分析,赵长茂教授认为我国经济增速趋向稳定,拐点已形成,L型走势的
“平行线”已经成型。我国经济运行不是U型,更不是V型。在新常态下,我们需要增强对经济发展的信心,优化资源配置,培育新动力、形成新结构。建议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防“黑天鹅”,也防“灰犀牛”风险。需要注意的是,“平行线”是一波动区间而非直线。宏观的政策要顺势而为,不出现大的失误。
赵长茂教授认为,“新常态”下,虽然推动经济增长的基本动力还会继续发挥作用,但一些重要动力因素的作用正在衰减。在这种背景下需要转变发展理念,在转方式调结构中寻求新的增长动力。进一步激发中国经济长期增长的动力需在几个方面着力:一是消费。有针对性的挖掘消费需求。二是投资。投资对我国经济现阶段稳定增长具有关键作用,要以政府投资撬动更多社会投资。三是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经济的发展关键在于农村经济的活化。四是人口质量红利。高素质人才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了关键性支持。五是创新驱动。坚持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为新常态下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新动力、新活力。
县委书记卢伟指出,赵长茂教授的讲授对于我们深刻把握当前县域经济发展面临的新课题、新矛盾有很大的帮助,与会同志在会后要认真思考,深刻领会,把赵长茂教授的讲课精髓融入到县域经济发展、招商引资项目建设、百城建设提质工作、脱贫攻坚等各项工作中,为加快建设“五个扶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做出积极贡献。 (张昱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