郸城县书画院
您当前位置:郸城县书画院 >> 名作推荐 >> 浏览文章

迟营乡:特色产业挑起脱贫攻坚大梁

来源:本站原创 2017年09月20日

     西华县迟营乡有三个产业独具特色:盆景蔬菜把蔬菜种在花盆里,把菜园搬进市民家;农民大棚养豆丹(豆虫)年赚几十万;农民流转土地上百亩种植黑小麦,通过深加工打出了自己的黑小麦酒和面粉品牌。日前,谈及这些特色产业,该乡党委书记张志民说:“我们乡的这三个产业不仅市场前景广阔,而且在脱贫攻坚中挑了大梁……”

  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迟营乡紧紧围绕县委提出的“四个一并”和“八个一批”脱贫攻坚部署,通过龙头企业带动,发展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创新“基地+农产品+订单农业”发展新模式,突出地方高效农业特色,突出贫困户产业增收,走出了一条抓特色产业、促脱贫攻坚的路子。

  盆景蔬菜,就是该乡孙庄村百农园种植专业合作社主打的一个特色品牌。该合作社成立于2015年10月,由返乡务工青年迟红旗、牛万东共同创建,以育苗和盆栽蔬菜为特色主导产业,共流转土地120亩,投资200万元,建立日光温室4座、标准化拱棚23个,产品远销全国10多个大中城市,2015年10月申报批准为西华县产业扶贫基地,目前已带动孙庄、杨楼共100户贫困户带资入股。今年4月17日,通过省农科院技术服务支持,百农园盆栽蔬菜应邀参加全国农产品品牌推广大会,并与河南广电喜买网合作,建立了全省第一家喜买网第一书记服务站。

  合作社负责人迟红旗说:“别看花盆小,有机蔬菜有商机,这些年我们凭借思路创新、技术创新拓宽了市场,目前已安排120名贫困户就业,可带动100户贫困户实现脱贫。”

  在百农园产业扶贫基地不远处,就是孙庄村豆丹养殖基地。“豆丹其实就是我们说的豆虫,养成成虫后销往南方城市,然后加工成美味佳肴。”基地负责人告诉记者,9年前他们开始摸索豆丹养殖技术,目前年创效益30多万元,带动周边120多户群众实现产业脱贫。

  此外,迟营乡喜上喜生态养殖合作社通过科技培训和信息服务、技术指导等手段,培训致富带头人30多名,引导发展30多户群众发展生态养殖产业,通过流转土地种植黑小麦,打造了大喜岗黑小麦酒和面粉品牌,带动130户贫困户实现脱贫。

  目前,迟营乡围绕当地特色农业大青茄种植、韭菜种植、大棚蔬菜种植,与省农科院建立技术服务联系平台,共流转土地1.2万亩,建成百农园日光温室育苗基地、豆丹养殖基地、张庄大青茄种植基地、前喜岗喜上喜生态养殖基地为龙头的产业扶贫基地,带动23个村的210多户贫困户实现了产业致富脱贫,帮助400多名贫困群众就业增收,构建了“产业到村、项目到户”的特色产业扶贫新格局。(记者 张猛)

来源:周口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