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西路变宽了
常青街变清朗了
芙蓉街不再是“废旧家俱场”了
执法队员正在清理沿路护坡
七一西路沿线商户守规距了
常青街是“物流货场”、芙蓉路成 “废旧家具场”、七一西路变身“农贸市场”……在广大市民的印象中,川汇区荷花办事处辖区内的这三段道路,一直是脏、乱、差、堵的代名词,一直是城市管理中的“老大难”,长期以来饱受垢病。如何才能彻底改变这种被动局面?连日来,按照市“五城联创”指挥部督导组的要求,荷花办事处联合川汇区城管局2个局属中队,在公安、环卫部门的大力配合下,调来铲车等大型机械,集中对道路沿线乱象展开整治,使这三条老街道焕发新颜、获得“重生”。
“先礼后兵” 向“痼疾”乱象开战
9月11日一大早,川汇区荷花办事处城管中队的执法人员在集结完毕后,便开始分头行动,再次对芙蓉路、常青街以及七一西路道路两侧存在占道经营、私搭乱建、乱堆乱放行为的商户逐家下达《限期整改通知书》,并告知他们自行整改标准。
当天上午,记者在现场看到,这2条道路两侧人行道上,一些被居民淘汰的沙发、柜子以及商家收购过来的废旧家具统统堆放在人行道上,长期风吹雨淋,这些旧家具破败不堪,严重影响周边环境;一些商户为扩大经营面积,擅自在店外搭设各类棚、网,经营早夜市的摊点乱拉乱扯的电线如蜘蛛网一般,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芙蓉路两侧不少居民商户为了方便停车,纷纷在慢车道和人行道外侧设置各类铁制和水泥斜坡,使原本不宽的路面显得愈加狭窄,严重影响人、车通行,这些痼疾乱象让人看后触目惊心,已经到了非治不可的地步。
“这三段道路沿线是典型的城中村,两侧都是村民的宅基地或周口纱厂的老居民院,根本没有统一规划,建筑高低不一、参差不齐。有些老建筑就矗立在人行道上,管理难度极大、可以说是让人无从下手……”据荷花办事处党委书记任艳阳介绍,为尽量减少与这些生活在底层的贫困人群发生冲突,他们决定遵循文明执法的原则,先规劝居民或商户自行进行整改,尽量帮助他们择址、搬迁以解决实际困难。在规定的时间内自行整改不到位或者不以大局为重、不不配合创建工作的,他们再进行集中行动、治理,也算是“先礼后兵”、文明执法吧。
“多管齐下” 三条老街获“新生”
9月12日上午,看到仍有大部分商户和村民抱着侥幸心理在等待观望且限期整改时间已到,荷花办事处和川汇区城管局决定展开集中整治行动。他们兵分几路,自北向南将芙蓉路、常青街两侧的废旧家具、生活垃圾和杂物进行逐一清理,利用铲将私自设置的各类斜坡一一铲除,并装车运走;对道路两侧没有固定店铺和不具备经营条件的商贩摊点,劝导他们统一搬至“黄金桥两小市场”进行规范经营;按照督导组要求,他们还积极与道路两侧的单位勾通,对没有规划手续、私自破门租用的单位公房商户下发搬迁令,责令沿街单位在规定时间内与租房户解除租赁合同,并将门洞封闭刷白后,统一用于宣传“五城联创”公益广告。
据不完全统计,持续3天的集中行动,荷花办事处与川汇区城管局共投入人员300多人次、出动铲车等大型铲车、环卫车辆10余次,清理废旧家具和生活垃圾23车;拆除私搭简易棚21处;清理斜坡124处,清运建筑垃圾5大车近30吨;规范出店占道经营近300户,取缔流动商贩、临时摊点100多处(次),粉刷墙体1000多米,乱扯乱挂电线全部清拆完毕。
9月14日上午11时左右,当记者再次来到芙蓉路(西大街至交通路段)、常青街(七一路至交通路段)、七一西路(汉阳路至原纱厂电影院段),看到的是另外一番景象,路变得宽敞干净了、市容环境明显提升了、道路两侧的部分“牛皮癣”墙体被洁白漂亮的公益宣传广告所代替,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这三条一直备受市民垢病的老街道变得清朗有序。荷花办事处分管城管工作的副主任王伟面对记者表示,下一步他们将持续以“五城联创”为抓手,高标准定点管、持续治,彻底使这三条老街道重获“新生”。(周口报业全媒体记者 李瑞才 文/通讯员王培 赵海辉 图)
来源:中华龙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