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年8月21日 星期一
地点:河南项城市城区二片区
人物:市城管局第二片区一中队 安留栓 崔理政 邝长岭 崔世伟
早上6点半。项城市东大街上,熙来攘往,一番忙碌景象。来自四面八方的老农和菜贩们用三轮车拉着整车的瓜果、蔬菜,在马路两旁聚集、摆摊,买卖声不绝于耳。并不宽敞的道路,水果摊和菜摊拥堵在马路上。
队长安留栓和队员崔理政、邝长岭、崔世伟平常而忙绿的一天,从此刻开始……
“软磨硬泡” 理出好秩序
面对步步占道的摊贩,安留栓用执法车里的扩音喇叭劝告,便和队员们来到人群中间,耐心地劝导他们后退一点。由于菜贩大部分是老人,安留栓不时地俯身帮他们收拾
摊子。有老大爷理解,主动说“自己来”。也有老大娘不高兴,看着安留栓帮忙搬摊位,并不领情,时不时说上一两句牢骚话……
安留栓和队员们早已习惯这阵势,纵然心里有怨气,不过,看到马路渐渐通畅了,也就忘记了这些。“有些菜贩总喜欢和我们玩‘游击战’,看我们的执法车一走,他们又回到了道路上摆摊,我们只能磨破嘴皮子做工作,特别是对一些上了年纪的老人,他们遇到事情容易激动,闹不好就会造成负面影响,非常令人头疼。”安留栓说。
临街的肉摊出在了人行道上,路过的行人都要绕道而行,安留栓赶紧走了过去。“在这里摆摊可以,但不要影响过路的行人,麻烦您把摊位往里面摆放一些,请配合我们工作。”安留栓微笑着对摊主劝说。“知道了安队,这不是趁着这一会儿人多,想多卖点肉嘛,我们这就往里面挪。”摊主夫妇也笑嘻嘻的答应着。安留栓说,很多摊贩是困难家庭,靠生意维持生计,但占道经营是明令禁止的,会影响人行道的畅通,我们也必须制止这些现象发生。
安留栓和队员们一起清除电线杆上的小广告
上午9点半。沿着东大街向西一路行驶,执法车辆先后进入文明路、文化路、海河路、月牙街……安留栓和队员们看到张贴在电线杆上的小广告,都会下车清理占道经营、乱摆设的灯箱广告、乱堆放、乱搭建等现场。
上午10点20分。文化路北段一家店面正在装修,建筑垃圾堆上了人行道,不但影响了市容,又对行人安全造成了危险。安留栓问了工期后,告诉施工人员留出人行道的空间,并叮嘱完工后,不要忘了清理建筑垃圾。
上午11点40分。文明路的一家副食店将货摊摆到了店外的街道上,快占到了盲道,安留栓迅速上前,告知说“老徐,怎么又把东西摆在店外了?如果别家都像你这样,这人行道还能畅通行走吗?”说着他就和队员一起俯身去帮着店主把占道的物品向屋里搬。店主也赶紧接过来说:“不好意思啊,安队长,厂家刚卸的货还没来得及搬进来,我这就收拾干净。”“治理得多了,商贩都比较配合,一次不听,等会再来一次,他不动手整改,我们就帮着他们整。久而久之,他也会不好意思的,人嘛,都是要面子,我的经验只有这么一条:软磨硬泡,他们总会理解……”安留栓告诉笔者。
一个上午,这样琐碎的事情还有很多。有人能听进城管队员的话,有人却冷眼相对,也有人甚至恶语相向。还有些即便表面听了,城管队员一走,又恢复了老样子。
时针指向了下午1点13分,安留栓和他的队员们错过了正常午饭时间。安留栓说:“这是常事儿,吃碗米线外加俩烧饼午饭就解决了。”“老街是老城区的一条商业步行街,卖饭摊点较多,有时候会超门槛、占道经营,为了防止商贩和我们玩猫腻、做迷藏,加班加点辛苦点,我们也无所谓。”队员崔理政脱掉制服换上便装,下车买饭而去。
趁着吃饭的功夫,队员邝长岭告诉笔者:“我们长年日复一日的天天在路上巡查,像今天这样的午饭就是家常便饭。”听了此番话,笔者深深的感触到了他们工作的艰辛。也许,只有近距离接触城管这个群体,才能真切感受他们的酸甜苦辣。
一顿午饭10分钟解决,本想稍微休息一下的安留栓和队员们接到了关于老街南段占道经营严重堵塞交通的举报,他们没来得及喝完一杯水,就发动车辆直奔下一个执法任务地点了。
群众理解 像是“兴奋剂”
在老街南段,拥堵的程度令人震惊,原本就狭窄的老城区公共道路被无数小商贩侵占,四名城管队员面对着众多的小贩大军显得那么的手足无措。
一辆三轮车拖着一车袜子正在马路中间叫卖,过往的行人举步维艰。正在招揽生意的卖袜子大姐看到身穿“蓝制服”的城管队员们向自己走过来时,连忙回身调转车头向人行道挪动,可哪知身后的人行道已被超市购物顾客乱停乱放的电动车占的一丝余地都没有了。
“大姐做生意哪能在路当中啊?一会儿学生家长都该送学生去学校了,您这样多阻碍交通啊!”队员崔世伟上前劝说。卖袜大姐“见势不妙”,便矫情起来:
“我一个女人家我也挪不动,恁不让我在这出摊,恁给我找个地方去。俺全家就靠我一个女人卖袜子生活,恁还让俺活不让?”
“大姐您先别着急,我们来想办法。”
说罢,队员崔理政和邝长岭便一起开始规整超市门前乱停放的电动车。超市门前的电动车至少也有五六十辆,两位队员摆放整齐之后已是汗流浃背,当腾出了一块小小的空隙时,安留栓赶紧和队员们一起前拉后推的帮卖袜大姐把三轮车挪到了路边。
“城管如果不管这条街能乱的像‘牛行’一样”,“在路当中卖东西,路是你家开的吗?”这时路过的行人也纷纷谴责卖袜大姐行为。卖袜大姐的脸红了起来:“刚才想挪摊也挪不动,一着急胡说八道了,恁可别往心里去啊,谢谢几位大兄弟帮我,我也帮着你们把这些电车规整规整吧!”说罢卖袜大姐紧忙上前帮队员们挪车。“大姐,能得到您的理解,我们就知足了。这些都是我们应做的本职工作,就不麻烦您了。”
处理完此事,安留栓显得有点兴奋,他说,能得到这么多人支持和理解我们很高兴。而每次执行完任务,队员们似乎都有说不完的故事和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喜悦。
南大街渐渐地不再那么拥堵。安留栓等一路前行,扩音器里不时呼喊着。“请把大伞收一收。”“这是谁的电动车,请挪到停车线里去。”“老人家,你这个摊子收回去一点。”“服装店门口的衣服架子收屋里吧。”安留栓和队员们一路“唠唠叨叨”,维持着秩序,经过他们的规劝清理,走起来通畅了许多,也为上学的学生们理清的道路。
下午3点25分。执法车停在了东大街一门店旁,“我们车上备着梯子,随时对街道两旁一些破旧的门头招牌、挂在电线上的气球和塑料袋、商家搞活动的条幅进行清理,这也是日常工作。”队员崔世伟说。
“希望广大市民能把这个城市当作自己的家一样爱护,我们的工作只是来维护正常的公共秩序,让人们在这里生活得更加舒适,希望我们的工作能得到大家的理解和认可。”队员崔理政说出了自己的心里话。
城管队员在帮助超市服务员把占道经营的西瓜搬进店铺里面
八小时之外 进入“攻坚期”
下午6点20分。夕阳西下,又到了下班高峰期,行人们步履匆匆,交通路东段的路两侧已经停了好几辆卖西瓜的卡车,围了不少买瓜的市民,街道瞬间变得不通畅了。“你好,请你把东西收一下,这边不能卖西瓜。”安留栓走上前,将几个瓜贩一一劝离,不到十分钟,路面立即宽敞了很多。
对于一些对屡教不改,不听劝说的瓜贩,城管队员暂扣经营工具。经过规劝的瓜贩对着执法记录仪做了保证后,城管队员就会将暂扣的经营工具交还给他们。
“别看现在他们走了,如果我们离开的话,不出半小时这里又会堵得很。”城管队员与“瓜贩游击队”的“战斗经验”非常丰富,他们留下了两名队员分别在交通路与文化路交叉口和文化路北段这两块“阵地”上步行巡逻,其他两名队员又前往新大桥桥口附近巡逻,这里每逢傍晚常常会被买菜的人群围得密不透风,堵车是家常便饭,城管队员们从街这头到那头,一个摊贩一个摊贩地“劝”……这样枯燥又辛苦的工作每天都在重复,但是对于安留栓和同事来说这已经是家常便饭了。
傍晚7点10分。安留栓和队员们又赶到团结路北段,向正在倒垃圾的居民发放“垃圾不落地”市民告知书,并耐心的讲解城市管理方面的法规和规章。
“有人戏说城管‘上管天,下管地,中间还要管空气’,干我们这行,成就感很难体会得到。做得越好群众越反感,做的不好就失职,领导还会批评!”安留栓心理颇为矛盾。以前在部队里服役时,每完成一项任务,心中总是洋溢着成就感,而现如今在执法大队,他面对的是一种尴尬。
正说着,安留栓的手机响起,他看了一眼屏幕就挂断了。“是闺女打来的,估计又是问我什么时候能回家吃饭。”安留栓说完,笔者发现时间已经是晚上8点多了,而他们的工作尚未结束。
深夜突查 维护群众利益
晚上9点35分。夜色愈浓,街边的饭馆生意兴隆,食客络绎不绝,安留栓的队伍又出发了。“市民们晚上约三五好友一起吃烧烤、喝啤酒、聊聊天,原本是件惬意的事情。可是酒足饭饱之后留下的是却一片狼藉,啤酒瓶、竹签子、花生壳、垃圾袋……这些垃圾不但给环卫工人增加了巨大的工作压力,更对街道地面产生了严重的污染,还促使蛆蝇害虫的滋生,危害着市民的健康。对于这些店外经营的夜市摊点,我们坚决取缔。”安留栓眼神坚定的说。
当执法车行驶到饭馆门口时,城管队员们的神经开始绷紧,在这种情况下执勤,经常会遇到抗法行为。“有时候还被人骂、吐口水、醉汉的纠缠……”一脸严肃的崔理政谈起这些总有说不完的怨气。“我们在执法过程中稍有偏差,不管以前做得多好,都将前功尽弃。”队员邝长岭说。
执行完任务,已是晚上10点多了,城市少了一些喧嚣,多了一份宁静。安留栓和队员们结束了一天的辛勤的工作。他说很欣慰,看到这座城市更加整洁,更加文明,自己和同事的付出就没有白费。
安刘栓说:“媳妇刚开始特别不喜欢我的这份工作,每次都要唠叨上半天,后来看我实在辛苦,她也就不说什么了。”提起家人,安刘栓内心充满了歉意。女儿今年13岁了,他一次也没有参加过女儿的家长会。女儿在同学面前也从来不提爸爸的工作,她曾经问安留栓,“爸爸,你问什么要当城管?”面对女儿,安刘栓竟一时无语。“每次看到这城市因为自己的付出而变得更美,自己的心里就会特别欣慰,我们城管队员最大心愿并不是能得到赞扬,而是希望能得到社会的理解。”安刘栓的这句话道出了所有城管队员的心声。
结束语:
他们每天奔波在城市的大街小巷,维护市容秩序、查处乱搭乱建、清理卫生死角……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城市在他们精心雕琢与悉心呵护下,变得整洁与美丽。
他们,就是项城城管人。
面对全市创城“大考”,城管队员每天在用辛劳在为这座城市不断加分。
笔者跟随城管队员巡街,体验了一天的城管生活,明白了他们对“理解”二字的渴望。他们更像是城市的“管家婆”,事无巨细,都要“过问”。
一天的跟随下来,笔者既有点意外又颇感欣慰:城管队员的工作没有想象中那么富有“挑战性”,没有尖锐的冲突对立;整个巡查和执法过程中,无论是城管队员,还是被巡查和执法对象,均有一份理解和包容的心,这一切都是为了城市更加整洁、有序、畅通、美好……
来源:美丽项城